走进江湾生态走廊、体验多彩生态魅力 ——杨浦区中小学生生物多样性调查系列活动方案
走进江湾生态走廊、体验多彩生态魅力 ——杨浦区中小学生生物多样性调查系列活动方案
作者:秦蓉   发布日期:2014-10-28 09:08:03   阅读数:6186

一、活动背景

1、  国际背景

“Bioblitz”一词意为生物多样性闯关暨普查活动,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自然科学工作者苏珊·鲁迪所创,并在世界各国流行起来。“Bioblitz”要求在规定的场所、规定的时间内调查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调查科普活动的重要一环就是由科学家带领学生,进行地毯式的搜索,尽可能的找出最多数的生物种类,并记录下来发现的物种与数量。这对学生中生物爱好者而言,是有趣且稀奇的体验。它具有在某一地区建立生物多样性和普及科学的双重目的。

2、国内背景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化伦理形态来讲,教育便成为维护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在国外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普及科学知识,然而在我国,这一形式的活动还未能全面展开。

3、区域背景

“自然缺失症”是指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新江湾生态走廊是杨浦区最后的生态宝地, 新江湾城生态走廊经过规划建设后,在原始生态走廊的基础上增加了防护设施及人行走道,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比起直接的野外观察场地要安全可靠。

新江湾城内的这些生态原貌经过多年的充分保护和发展,兼有动植物保护、水土涵养、生态环保教育用途。杨浦区教育局非常重视我区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已经筹备在建湿地图书馆与湿地实验室,为活动展开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二、活动目标

本活动的设计就是想利用起杨浦区这块具有完备和丰富的资源的宝地,创造性构筑一个厚实的,富有个性的湿地文化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创造了很多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活动机会,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接触社会、接触环境、接触生物多样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实践能力。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计目标如表所示。

 blob.png

三、活动对象和时间

活动对象:全区生物及环境爱好者,生物社团成员等

活动时间:3-次年1

 

四、活动计划

       本次活动共分为春之萌芽、夏之繁茂、秋之硕果和冬之收获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明确的活动中心与目标,相互联系层层递进。

blob.png


五、前期准备

  1. 联系高校、野生动物保护学会、植物学会、动物学会、昆虫学会、野鸟会等相关专家形成活动专家团队。

  2. 依靠杨浦区教育局力量,已经有在建的“湿地实验室”,配备常用的实验台、解剖镜、显微镜、标本制作工具等等。

  3. 依靠杨浦区教育局力量,准备筹建“湿地图书馆”,并配备相关湿地的书籍,以及常见动物、植物、昆虫、鸟类、水生动植物等鉴定图册、资料。

  4. 组织发动:

  1. 利用少科站网站宣传活动,召集生物调查爱好者和社团学生共同参与。

  2. 各学校科技负责教师及生物环境社团负责教师推荐生物调查爱好者参与,2月底前将报名信息提交至 杨浦少科站,每校/社团学生总数不超过10人。

  3. 3月初少科站发放相关普及资料,例如上海常见植物、昆虫识别,新江湾生态走廊常见生物等(详见附件一:2013年新江湾城生态走廊常见物种),由报名的科技教师或社团负责教师领取。

 

六、活动过程

春之萌芽:在本阶段中,主要发动和召集生物爱好者的参与,普及一些基本调查及观察常识,开展教师教研活动,为后阶段的调查带队工作提供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学生摄影、绘画活动,了解新江湾城生态走廊的特点。

夏之繁茂:在本阶段中,主要由专家带领学生进行调查活动及部分小学生的亲子调查活动组成。同时借助湿地实验室开展标本制作,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了解自然。其次是主要面向我区生物社团的调查,可以进行不定时分多次的活动。

秋之硕果:在本阶段中,并且通过举办座谈会,交流调查活动的经验,互帮互助,推选有能力也有热情的学生代表成为志愿者。同时进行生态走廊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成果的展示和评价,分为生态走廊生物摄影及绘画评选、生态走廊生物标本制作评选。

冬之收获:在本阶段中,进行生态走廊生物多样性调查记录评选及生态走廊活动感受体会等评选。同时通过资料的汇总与分析编制详细的生物多样性物种记录册,为下一届启动打下基础。

第一阶段:春之萌芽

() 生态初识——我与自然交朋友

这一部分活动是以宣传发动为目标,通过区少科站网站宣传,接受我区对生态走廊生物考察有兴趣的学生的报名,发放相关资料及专题讲座,让师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植物、昆虫以及野外考察的注意点,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1、活动时间:2月-3月

2、活动对象:全区中小学生

3、活动地点:湿地图书馆及江湾生态走廊

4、活动过程:

 (1) 3月初开展专题讲座(45分钟):在湿地图书馆中,由相关专家为师生作主题报告。介绍生物多样性调查常用方法及生态走廊生态系统、生态走廊常见生物等,学生可自由阅览资料和图谱。

(2) 3月初组织实地考察活动(2小时)。由相关专家带领教师去新江湾城生态走廊考察,了解生态走廊常见生物。

(3) 倾听自然之声:3月初由感兴趣的负责教师带领学生进入生态走廊(住家住离生态走廊稍近),选在晴朗的清晨,闭上眼睛倾听清晨的鸟叫虫鸣。

blob.png

() 生物万象——生物摄影与自然笔记

为了鼓励学生亲近自然,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想通过这个活动引导他们用绘画和摄影的形式,近距离地观察、描绘、记录各种动植物,可以同时附上感悟和收获,让学生熟悉湿地的各种生物。

1、活动时间:3月

2、活动对象:已报名参加活动的教师和学生

3、活动地点:江湾生态走廊

4、活动过程:

(1) 根据报名情况和天气状况,分批次组织学生去生态走廊进行摄影和绘画。

(2) 活动开展前,由组织教师进行自然笔记及生物摄影培训

(3) 学生自带照相机及画笔等工具自由开展摄影绘画活动。

(4) 活动后,由学校负责老师收集作品,将照片的电子稿及说明发动到指定邮箱(每张照片不大于5M),绘画作品收集后上交区少科站。

   

第二阶段:夏之繁茂

 () 生态探索——集中调查与亲子活动

这一部分的活动是在引荐BioBlitz活动精神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学生的实践板块。BioBlitz最重要的精神就是由科学家带领一般民众,在都市公园或自然野地中进行地毯式的搜索,并记录下来发现的物种与数量。它具有在某一地区建立生物多样性和普及科学的双重目的。

1、活动时间:5月中下旬(晴好的周末)整天,学生可以选择其中半天活动。

2、活动形式:生物多样性调查、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展开。

3、活动地点:杨浦区新江湾城生态走廊

blob.png

 4、活动过程:

(1)活动前期准备:5月上旬区少科站进一步与学校和社团负责教师确认活动参加人数,进行活动安排。中学组每位领队教师可带6位以下的学生,小学组每位领队教师可带4位以下的学生。学校或社团可由多位领带老师组成不同小组。具体确认反馈表如下:


 blob.png

(2)活动开展前由带队教师开展安全教育。

(3)活动当天流程:请见下表,活动记录手册详见附件二。

blob.png

(4)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识别过程方法注意事项:

  • 鸟类识别方法:利用“华师大校园常见鸟类名录”做参考,用望远镜观察寻找或用相机拍照等方法来确定鸟的名称,也可找鸟类专家团的成员进行咨询。

  •  昆虫识别方法:利用捕虫网、铲子等工具,把不认识的虫子捉入自带的瓶内,让专家鉴定,活动后再放回生态走廊内。

  • 植物辨识方法:对于不认识的植物可利用相机拍摄或摘取具有代表性的部位拿给专家鉴定。

blob.png


() 自然之美——生物标本与叶贴画制作

为了让学生更了解生态走廊生物的形态结构,同时为湿地实验室累积一定的标本素材,以便日后的重新观察与研究,这是这一部分活动的目的所在。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带领,让学生学会简易植物标本和部分昆虫标本的制作。

1、活动时间:集中调查当天下午或集中调查后另选时间

2、活动对象:已报名参加活动的教师和学生

3、活动地点:江湾生态走廊及湿地实验室

4、活动过程:

 (1) 在实验室中,分板块对学生进行指导(植物、昆虫、叶贴画)。

 (2) 中学生在带队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植物或昆虫样品采集(以生态走廊中植物为主)。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采集植物叶片(以掉在地上的叶片为主)。

 (3) 中学生制作生物标本,小学生制作叶贴画并塑封。

 (4) 活动后,由学校负责老师收集作品,10月中旬前将作品上交区少科站。

 

() 生态拓展——社团生态探究活动

这一部分的活动是生物多样性考察活动中集中调查这一环节的延伸。由于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所以通过分散调查可以让学生更自主、更深入的开展探究活动,同时也可以灵活地开展社团自定的主题活动,例如不同季节的鸟类观察、不同季节的昆虫观察、人类活动对湿地河道水生动植物多样性影响等等。

1、活动时间:8月-10月,自选时段开展调查活动

2、活动对象:中小学生物与环境社团

3、活动地点:新江湾城生态走廊

4、活动过程:

     (1) 负责教师可自行安排组织新江湾城生物多样性考察的社团活动,少科站可提供相关活动记录册、器材、实验室、图书馆及联系专家的帮助。如有此需求的社团可提前2周发送邮件给活动联系教师,以便及时安排。

     (2) 分散调查活动的内容可由社团自行设计,活动后将活动记录表及时发送给活动联系教师以便统计和咨询安排。活动记录表如下表所示:

blob.png


第三阶段:秋之硕果 

() 交流沙龙——师生座谈与经验交流

这一部分的活动是以座谈的形式,给参与活动的学校或社团学生一个互相交流切磋的机会,在提高学生活动热情的同时,加强了校际间的交流。并通过活动选取部分具有一定热情和能力的学生形成志愿者团队,协助本活动更好地展开。

1、活动时间:11月

2、活动对象:参加过前期活动,有兴趣参与交流的学校或社团学生

3、活动地点:区少科站

4、活动过程:

      (1)活动交流前2周,通过网上报名的方式,提交座谈会申请,以便少科站进行安排。

      (2)座谈会中,各校或社团的学生代表可以交流活动中的收获、体会等等,也可交流自己遇到的困难等,相互学习借鉴。

      (3)通过交流会,推选部分积极性较高且乐于在活动中做出贡献的学生成为学生志愿者,并留下联系方式,包括学校、手机、QQ、特长、空闲时间等,以便少科站及时联系或建立志愿者QQ群,成为本次及下一届活动的主力。

      (4) 志愿者学生经过培训和活动参与,将参与策划生物作品展示评选活动,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 秀出魅力——生态走廊生物作品展示评选

这一部分的活动是把学生作品成果进行展示交流,通过现场展示、交流评选等过程,让学生们在展示作品,交流互动中相互学习借鉴,激发学生、教师对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的热情。

1、活动时间:1周

2、活动地点:区少科站展示厅

3、活动对象:完成摄影、绘画或者标本制作的我区学生

4、活动形式:作品展示、投票评选、专家评选

5、展示作品的筛选:10月底前将所有的绘画、摄影及标本作品收集整理,并进行初选,将部分不符合规范的作品剔除。不符合规范的作品包括:未完成品、命名错误、不符合主题的作品等。

6、作品展示与评比

      (1) 向参观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发放选票,由参观的人填写好选票投入指定的  投票箱。综合选票结果,按每个评选类别和年龄段评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

      (2) 聘请相关专家担任评委,对作品的正确性、完整性、美观性等环节进行综合评分,评出相应奖项。中学组和小学组每个项目设置一定比例的一、二、三等奖。评分标准拟定如表:

blob.png


第四阶段:冬之收获

() 多样物种——调查记录评选与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数据统计能力,这一部分的活动是将前期学生在生物多样性集中调查和分散调查过程中完成的记录进行统计评比的过程。将小学组和中学组分别进行评选。

1、活动时间:12月(2周)

2、活动对象:全区参与活动并提交记录册的调查小组

3、活动地点:区少科站

4、活动形式:数据统计、专家审核

5、活动内容:

(1) 材料收集与统计整理:参与过活动的各校或社团负责教师于11月底前将调查记录册交予杨浦少科站,以便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

(2) 专家审核:聘请专家将整理后的调查内容进行审核,主要挑出错误的物种、命名、分类,并加以纠正。

(3) 评选规则:从小学组和中学组分别评选出一定比例的一、二、三等奖,评选标准如下表所示:

blob.png

        (4) 活动成果:次年1月通过区少科站网站公布各单项和组织奖获奖名单,并制作奖状和成果册分发给各校及兴趣小组的师生。 

(5) 资料汇总:将所有调查记录册进行统计,整理出本次多样性调查的所有物种并进行生物学分类。本年度的统计记录可作为下一届学生活动的前期参考。

 

七、本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1、区少科站已与多个高校的生物系形成长期合作机制,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方面的专家将会长期配合开展普及工作,具有一定的师资力量。

2、区少科站于201310月与复旦科技园小学、杨浦区绿化管理署一起参与主办“第五届中小学生Bioblitz调查活动”,具有参与举办生物多样性科普活动的基础和积极性。

3、区少科站成立了生物环境教研组,并经常与学校的生物相关社团一起共建、一起开展活动,能够做到与学校和社团的及时联系,具有较好的活动响应能力。

4、新江湾城社区已经在复旦科技园小学建造了“湿地体验馆”提供体验机会。

blob.png


八、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预案

1、活动人数的控制。活动对学生很具吸引力,但集中调查活动有一定的人数限制,同时进入生态走廊的人数控制在150人以内比较好。所以在活动的发动阶段,如果报名学生特别多,集中调查将安排4-5月一次及9-10月一次分别举行。并且在集中调查前需要安排好上午和下午场的学生分布,可以和个别负责教师商量。

2、集中调查活动非常依赖天气的好坏。活动前一周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如预报下雨则推迟调查活动时间。如预报不下雨,但当天下雨,为了保证师生安全,水生生物调查取消,改为活动负责教师打捞生物室内观察。如果小雨,则根据情况进行适度调查,或参观湿地体验馆、湿地图书馆、进行标本制作。如果大雨,则可安排专家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并改期调查。

3、活动的安全性。生态调查活动的安全性一直是家长和带队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正是出于此目的,每支队伍必须配备一位带队教师,且带队教师所在小组学生人数不得大于六位,活动开展前有带队教师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得整个过程都由教师陪同进行。

 

九、本活动的特色

1、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利用杨浦区的江湾生态走廊、湿地实验室、湿地图书馆、湿地体验馆等资源,同时结合高校资源展开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态、融入社会。

2、家长与学生共同体验:对于低年龄段学生而言,父母的参与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高社交能力,增加学生与父母间的交流。在学生体验自然的同时带动家长一起了解自然,具有一定的辐射效应。

3、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与志愿者团队的建立:区少科站可提供相关活动记录册、器材、实验室、图书馆及联系专家等帮助,利用新江湾城生态走廊,学生可以自主进行相关的主题调查和课题探究,提高自主探究意识。同时志愿者团队的建立可增加学生间的互助交流,发挥学生的特长。

4、活动的可持续性与资料积累:通过每一年调查资料收集,建立每年学生调查的物种表格,组织教师可以制作常见物种图谱,供后届学生参考学习。

 

十、预期收获

1、学生方面

在生态走廊生物多样性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活动具有趣味性和科学性,会激发起学生参加调查活动的兴趣。通过参与活动,学生能够亲自走进大自然认识各种生物,并学会科学的调查方法。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培养出了一批生态爱好者并成为志愿者,在他们互帮互助的同时有利于把活动的精神带到身边的同学、家庭以及社区中,形成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

2、组织者方面

在活动中,校外教育机构得到了与高校专家、志愿者、野生动物保护、植物学会等有效的联系与结合,使得活动得到了极大的推广;组织者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自身的科学素养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十一、活动的评价

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科学素养提高程度和组织者在活动中的过程和成效反馈对活动进行评价。指标及分值如下:

1、学生评价

(1) 态度评价(20):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表现。

(2) 能力评价(60):包括学习能力、调查能力、应用能力。

 blob.png

(3) 参与评价(20):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投入的程度。

2、组织者评价

blob.pngblob.png

3、活动评价

由于此次科普活动的主体是青少年,通过校外教育所开展的活动弥补他们在校内学习所不能掌握的科学与技术的空白,并且将所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与社会资源相结合。所谓STS教育就是将研究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学习富有趣味性和主动性。

因此,在STS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新江湾城生态走廊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及时汇总学校负责人、家长、参加学生的反馈信息,由他们按照“方法科学性、内容适切性、社会结合性” 对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实施原则、评价、管理保障等内容进行评价,完善活动方案,使今后的活动日臻完善。